幼教*上的美玉
——徐州幼教工作者王玉老师素描
随着交谈的深入,听着省幼儿园特级教师、原公园巷幼儿园园长王玉的讲述,我愈来愈感觉她名如其人:以玉之德内敛其身,做人做事皆如美玉,清雅不可方物。
一、玉出昆仑
王玉老师年从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师范学校毕业,随即分配到公园巷幼儿园工作,那时的她还不到十八岁。回忆当年情况,王老师坦诚地说,读幼儿师范并非她本人意愿,做一名幼儿教师,也不是年少多梦幻的她所追求的事业。然而,让她真正爱上这一行的,竟然是在最初所带班里发生的两件小事。
刚参加工作时,她时不时地会犯牙疼。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看着老师牙疼时痛苦的样子,孩子们急在心里。在一次“等我长大了……”的晨间个别交谈中,*维建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当一名医生,给王老师看牙。”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王老师的眼睛湿润了,幸福的热泪夺眶而出。还有一次,王老师在上午带班时,不小心刮破了手,她自己并没当回事,没想到在当天下午入园时,李静小朋友竟从家里带来一块胶布,非要亲自给老师贴在伤口上。孩子澄澈的心灵和真挚的爱,一次又一次深深触动了王老师的内心,她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好幼教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从此,她的专业思想方才逐渐建立起来。谈及当年情况,小朋友的姓名、容貌和细节,王老师仍记忆犹新,如在眼前,可见印象之深。
交流中,王老师一直在强调,对于年轻人,他们需要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鼓励。回想自己的成长道路,她感激道,多亏当时的园领导,多次为自己提供举行市级公开教学的机会,促进她专业上不断提高;又是在每次公开课后,来自同行们的认可与好评,才使得她愈来愈爱上幼教工作,而且,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有劲。
年,王老师跟随丈夫远赴贵州支援祖国三线建设,离开了自己所热爱的幼儿教师工作,在一所在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任教,直到年才回到徐州,在第十二中学图书室做管理员。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美玉的形成需要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时间积淀,王老师历经十多年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历练,集其之精华,美玉已经形成,只待慧眼的卞和发现。
二、玉之晶莹
慧眼识玉者的出现,没有任何征兆。年高考时,王老师正在十二中的一个考场做监考教师,偶遇前来检查考试工作的市教育局*委书记和局长。只听见两位老领导对话:
——这不是王玉老师吗,怎么在这里?
——文革期间她去了外地,前不久才调回来的。
——这么好的一个幼儿教师,还是应该回公园巷幼儿园工作。
至此,王老师心里明白,自己就是幼儿园的人,迟早是要归队的。从此,她便利用在图书室工作期间经常跑书店和邮局的便利条件,找到许多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书刊补起课来。她潜心研究在自己离开幼儿园这些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新理念,不断地充实自己,时刻准备着返回幼儿园的那一天。
两年后,王老师正式调回公园巷幼儿园工作。
那是年,公园巷幼儿园已由原来的平房,改建为三层楼房。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她看到在那个年代幼儿园特有的绿色小桌椅,倍感亲切;来到办公室,看到小黑板上仍留有自己在十几年前用*色油彩颜料画的四线格,更是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回到熟悉的幼儿园,王老师如鱼得水,满心欢喜。
年,王玉老师被上级任命为园长,但她一直兼任大班的科学常识和计算,从未离开教学第一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摸索出一套“三步三培养”的科学常识教学法,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教育活动。例如“认识磁铁”“认识弹性”“在水里什么东西沉下去,什么东西浮起来”“雨的形成”“彩虹是什么”“镜子会反光”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计算教学中,她着力于发展幼儿思维,对幼儿园沿用已久的数学教具——《点子数卡》,进行了改革,设计并制作了融数量、颜色、大小、形状、方位为一体的《多维数卡》。这套卡片经当年的徐师院(今江苏省师范大学前身)有关教育专家鉴定,认为是一个创新,为幼儿园数学教育服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当年市里举行的教玩具展览中获二等奖。
王玉老师不仅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更重视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她牵头并主持了一系列幼儿园德育课题,并亲自撰写论文。如《幼儿道德行为的调查》《培养中班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大班幼儿的利他行为》等等。为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性,她还在我市首创了幼儿园“合宿”教育活动。所撰写的有关幼儿德育方面的论文,多次参加省幼儿教育学会年会交流。其中《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大班幼儿的利他行为》一文,还被省幼教学会选送到到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年会上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三、玉之坚硬
幼儿园的管理是一门科学,她主持园务工作的座右铭是——向科学管理要质量。
年,她在全园开展了“好孩子的标准”和“幼儿园的培养目标”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帮助老师们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确保幼教改革的正确方向。
实行计划管理是王老师管理工作的一大法宝。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学期目标开展的,做到了长打算、短安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环环紧扣,抓而不懈。她还将这些计划都以表格的形式表述出来。目标任务、主要措施、重大活动、分工负责诸事项,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使得全园教职员工人人心中有数,工作更加积极主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园长不久,她就着手主持制定了《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章程》,几经试行、修订逐步完善。《章程》分六章,共25条,另外还有10则附件,并装订成册全园人手一册。《章程》的制定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化、规范化;同时也是规范教师、员工、行为的准则,建立了评判对错的价值标准。另外也有效防止管理的随意性,保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自此,公园巷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办园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此,王园长还兴奋地写了一首打油诗:
规章制度大家定,民主管理思想通;
各项措施紧跟上,执行过程不放松。
“好一个执行过程不放松”!无数实践证明,再好的章程,没有严格的执行作保障,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适应,个别老师不能严格执行共同制定的《章程》。王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年轻老师为了外出旅游,递交了一份“病假条”,被当场看出破绽。对此是装糊涂不得罪人演出一出华容道老戏文?还是严格按《章程》正视?她内心不由自主地纠结着。权衡片刻后,她决定予以戳穿。当事人羞愧地收回了病假条。”回忆此事,王老师饱含歉意地说:当年自己也太过较真,工作方法又不够策略,伤了感情。不过让她欣慰的是,直到退休,老师们仍公认,园长的管理虽然是严格的,但从未失公平。
管理和被管理是一对矛盾,永不冲突只是一个被和谐过的《小红帽》童话。宽容了个别人,则往往伤害了大多数。为了全局和整体利益,两害相权取其轻,也是无奈之举。当年挥泪斩马谡,王园长的心情一定是痛苦而悲壮的。
四、玉之温润
幼儿园的管理是生态系统,不是战场,管理者对师生员工是服务,而不是控制。王园长犹如美玉,既有坚硬的特质,同时还有温暖润泽的一面。
事有凑巧,之后,还是那位递虚假病假条的老师,家里遇到了一件颇为棘手的事。王园长知道后,并未因工作上的冲突而影响私人感情。她主动为那位老师分忧,跑前跑后,不辞辛苦,最终将问题圆满解决。多年后,那位老师及其家人,对王园长仍感激不尽,念念不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市大部分家庭还都在使用蜂窝煤炉,王园长家里因爱人工作单位福利比较好,很早就用上了煤气,烧水做饭十分方便。这时,她想到了园里有这么多女教师,她们在单位忙碌一天,回到家还得承担大量繁重的家务,很是辛苦。为了减轻老师们的家务负担,同时又考虑到幼儿园当时的经济能力,她与园*支部陈书记商量后,经园务会批准,决定先给几位老教师家庭配备煤气罐。在当年,这可是极大的福利啊。虽然王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叙述,但我仿佛感受到她四处奔波作将伯之呼的难处,也似乎看到了老师们享受福利的激动和快乐,这真是玉在山而草木润啊。
在我们交谈中,王老师发自肺腑地说:“公园巷幼儿园所取得的成绩,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看今朝,公幼人一代更比一代强。”她不断地说感谢: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感谢王厚润园长把她扶上马送一程;感谢与她搭班旳园*支部三任书记的理解与分担;感谢生活给予的厚爱……时过境迁几十年,她不需要刻意矫情说任何违心的话,这一定是对别人点点滴滴的付出都铭记于心的真情流露。她的话,也是她几十年幼教生涯的最好注脚:懂得感恩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马鸣涧)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