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无渔村发展困境现状与未来产业规划建 [复制链接]

1#


  安徽省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水面大省,渔业资源丰富且均为淡水渔业,因而渔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渔民在水上漂了几十年,不属于任何单位和社区,多数没有户籍和身份证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福利,生活非常艰辛,除了捕鱼之外,他们没有其他技能。自渔民上岸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以来,自然环境改善的同时,由于历史沿革等原因,形成了大量的“三无”渔村。“三无”渔村泛指无耕地、无住房、无宅基地、无养殖水面、无人才资源等缺少发展必要因素的渔业村。在中央支持下,安徽省加大地方财政补助、配套经费,实行“1+6”政策模式,“1”是居住,“6”是综合实施户籍、就业、教育、救助、社会保险等政策措施。各地在帮助渔民解决岸上有房、加强社会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其转变生产方式,全力扶助他们再就业和创业,尽力让上岸渔民留得住、过得好,从而彻底告别靠水谋生、看天吃饭的传统生活方式。据最新的调查统计,全省有以船为家渔民户、7.3万人,主要分布于长江、淮河流域,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规模居全国第二。


  在充分调研众多陷入发展困境的“三无”渔村的基础上,本文将以淮河村及周边村落为代表,同先进渔村开展对照调研,总结共性问题,提出未来“三无”渔村合理化产业规划发展建议。


  一、基本情况与发展困境


  (一)人口构成,资源现状


  淮河村村部位于沱湖南岸,在沱湖乡政府东北1公里处,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淮河村是一个典型的渔业村,由原淮河、天井2个渔业村合并组建,村民世代以船为家在淮河、天井湖、沱湖讨生活,全村共户,人。自年县委、县政府实施退网还湖和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以来,村民分散居住在沱湖乡、城关镇、武桥镇、双忠庙镇,固镇县、明光市和江苏泗洪、淮安、盱眙等地。


  除户村民拥有自建房和集资房外,户居住在政府分配的廉租房,户村民在县内其他乡镇、县外定居。其中,五河县沱湖乡居民人,占比29.74%;五河县城关镇居民人,占比44.45%;五河县武桥镇居民91人,占比4.01%;五河县双庙镇居民38人,占比1.67%;滁州市明光市居民15人,占比0.66%;江苏泗洪居民62人,占比2.73%;江苏淮安居民26人,占比1.15%;江苏盱眙居民25人,占比1.10%;由于务工等原因,长期在县外其他省市居住的村民人,占比14.49%。


  现有滩涂地.25亩,无建设用地资源、无水面资源、无人才资源,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渔村。渔民上岸前,以自然捕捞、水产养殖、水路运输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其中渔民从事自然捕捞占40%,从事水产养殖占35%,从事水路运输占10%,外出务工人口占10%,个体经营及其他生产经营模式占5%。自渔民上岸后,失去公共水面的渔民,无法继续从事自然捕捞和在公共水面上的水产养殖。由于淮河村无水面资源,有能力的渔民便在周边村落承包水塘,继续从事水产养殖生产。截至年,外出务工人口占45%,从事水产养殖人口占25%,水路运输人口占10%,个体经营及其他生产经营模式占10%,由于年老体弱等原因失去务工就业能力人口占10%。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


  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优化自上而下排查和自下而上申报机制,确保“三类人群”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稳定消除风险;在兜底保障方面,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不定期同相关行业部门,开展常态排查,及时解决风险隐患。同时,实施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提升渔民安置点治理水平,确保上岸渔民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截至目前,淮河村现有已脱贫人口56户人,监测户6户19人,残疾人口人,低保户70户人,五保户17人。设立12名防返贫监测网格员,建立并运行村级防返贫监测网格体系。按照上岸渔民安置地,分片区、分小组、分聚集点划分网格,实施“每月度一走访,每季度一汇报”的工作机制,防返贫监测运转有序、工作有力。


  (三)村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情况


  经过年10月村“两委”换届、年7月党总支委员补选,淮河村已配齐村“两委”成员。现村“两委”共5名,其中4名为女性,本村户籍2名;乡村振兴专干1名,平均年龄35.4岁,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4人,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综合较为合理,工作能力较强。村党总支下设水产养殖、运输两个支部,共有正式党员72名,平均年龄51岁,党员年龄普遍偏大。


  二、村集体破除“困境”的探索性做法


  自年以来,在市县选派办精心指导和沱湖乡党委坚强领导下,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为抓手,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立足村情扎实开展工作。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自19.82万元增长到56.02万元,“三无”渔村破除发展困境初见成效。


  (一)合作共赢拓新路,一破“无土地可建”的困境


  村集体在整合现有发展资源的基础上,发挥集体资金优势,秉持互惠双赢的合作模式,开辟经济增收新思路。一是合村联建厂房,搭建“支部+支部”合作平台,破除发展难题。经过扎实有效的党组织建设,村集体探求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淮河村党总支与大岗村党总支通过定期长效的支部结对联建活动,深入加强合作交流,构思出“借鸡下蛋”的集体经济发展框架,并在年初达成钢结构厂房联建意向。根据交通便利等先决条件,经过选址、规划、设计、融资、竞标、建设等流程,㎡标准化厂房现已建成投入使用,与大岗村三七分红,年租金收入10万元。二是推动新能源建设,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鉴于“三无”渔村资源短缺现状,采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集体资源”的思路,利用闲置楼顶场地,建设起30KW的光伏发电站,初步搭建起“立体化”与“高度集中化”经济发展格局,年收入约7万元。三是投资入股分红,充分发挥闲置资金作用。通过风险评估、市场前景预测、连带责任认定等方式,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斟酌挑选入股公司。现已与兴五环境治理公司、绿洲园林、新一禾等公司达成投资入股协议,年收入10万元。


  (二)村企经营开新局,二破“无水面可养”的困境


  拥有充足历史积累的水产养殖经验,却无水面可养,一直是困扰本村的难题与痛点。为此,淮河村从集体经济与资本经营的角度出发,探索村企模式的底层逻辑,达到逐步从根本上走出发展困境的目的。一是效益最大化,牢牢把握在产权更迭下的村集体资源命脉。积极响应生态养殖政策要求,解决村民保有原村集体水面权益问题的同时,经多方交流协商,与县土地收储中心达成意向,收回36.6亩鱼塘使用权,年租金2万元。二是村企合作,发挥企业市场化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与安徽润博农业开展深度合作,运用企业主体,共同打造千余亩稻虾养殖基地,年收入2万元。三是成立村办企业,开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全资控股企业新局面。淮河村于年底成立“靓淮商贸”村办企业,这是一家集农特产品销售、广告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劳务服务等为一体的多领域、多方位综合性商贸公司,向村民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创新利用定点销售、村社对接、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增砖添瓦。截至目前,“靓淮商贸”已为村集体增收24万元。


  (三)“四带一改”创新机,三破“无人才可用”的困境


  推行“人才强村”政策,通过挖掘本土人才潜力、人才回流、外来人才输入,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一是成立淮河村乡村振兴基金,带动本土人才成长。会同蚌埠市政府办公室、五河县委组织部和五河县公安局三家帮扶单位,在淮河村人才库的基础上,成立淮河村乡村振兴基金,对有就学困难家庭或高校学生发放金额不等的资金支持,扭转淮河村文盲率高、人才匮乏的困境,增加本村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比例。二是成立淮河村养殖协会,带动致富能手增产增收。以本村致富带头人为支点,搭建共享平台、交流养殖经验,引导更多有能力、有意向的渔民重拾养殖技术,走出“大户带小户、强户带大户”的抱团发展道路。三是组织电商交流会,带动本土人才回流。组织在北京等地的本村电商人才召开座谈会,积极促成与“靓淮商贸”村办企业的合作,推进“一村一企”规模化发展。四是村校合作,带动高产值产业发展。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学院、蚌埠工商学院开展合作,深入考察市场,积极对接高校,通过公益助农直播推介淮河村农特产品,拓宽拓深拓实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五是大力推行“三变改革”,以改革助力“三无”渔村脱困。通过“三资”清理专项行动,尽数整合发包出租村内闲置广告牌、房屋等资源,盘活新型农业主体资产,实现“资源变资产”;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将村集体经济资金转变为集体经济合作社股金,实现“资金变股金”;共筛选符合条件村民人,正式录入为淮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民,实现了“村民变股民”。


  三、先进渔村的现行做法与成功经验


  结合“三无”渔业村实际,在阅读大量渔业村发展案例的基础上,研习相关政策文件,为实地调研做好准备。针对需要开展实地调研的渔业村,在初步了解村情的基础上,制定专项调研提纲、调查问卷和“点对点”调研计划,同村“两委”开展座谈,深入户下收集一线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各方面的情况,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力求提出切实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一)滁州市天长市杨村镇湖边渔业村


  位于滁州市高邮湖畔的杨村镇湖边渔业村,村情与淮河村大致相同。全村人口人,在年底完成了渔民上岸安置工程,分散安置在高邮湖周边各个乡镇,约有人集中居住在湖边渔业村安置点,湖中围网正在逐户拆除。上岸后,大部分青壮年同样选择了外出务工,65周岁以后的老年人约占全村人口的60%,文盲率较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脱贫户3户,低保户、五保户16户,无监测户,无公益性岗位人员,村民基础性经济条件较好,脱贫攻坚成果较为显著。


  自年起,湖边渔业村集体经济以逐年同比增长20%为目标,制定本年经济发展规划。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人均纯收入达00元。


  村集体在经济发展方面实施计划性原则,深入贯彻“联村合作、跨乡镇协作”理念,以“产业融合”破除渔业村发展困局。一是挖掘芡实种植业活力,促进一产二产融合。通过网上招标等形式,整合、承包万亩滩涂地,充分自然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基础好、上手快的芡实种植业。对上岸渔民开展相关种植技术培训,引导种植大户与相邻乡镇的龙岗村合作,对芡实进行农产品二次加工,发挥“天长龙岗芡实”品牌优势,做长做深产业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二是建设旅游业资源,促进三产融合。利用高邮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城乡交通网络搭建,建设水乡农旅度假村、村文体活动中心、游客接待中心、铜龙河观景台,大力发展以渔业文化为主导的休闲旅游产业。


  (二)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


  位于江苏邵伯湖畔,方巷镇沿湖村是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唯一的渔业行政村,自年起沿湖村启动“填塘整地,上岸定居”工程,将亩荒滩水塘填成了平地,并于年完成渔民上岸安置工程。全村面积0.8平方公里,现有上岸渔民户人。推动生态高质量发展号召下,先后退养邵伯湖水产养殖面积1.3万亩,户专业渔民实现平稳转产。


  渔民上岸后,沿湖村集体经济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逐年猛增,即使在三年的疫情考验下,仍保持强劲的集体经济发展韧性。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年的万元,增长到年的万元,先后获得“国家级最美渔村”、“中国特色村”、“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


  沿湖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深挖潜力,积极谋划经济发展新思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党建+”全覆盖,为“三无”上岸渔村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乡村振兴道路。一是实施“党建+旅游”兴村战略。村集体从鱼技、渔歌、鱼祭、鱼饮、渔俗等多个方面收集整理渔村传统特色文化,组织村内闲置劳动力进行传统渔具制作、渔家面点加工等个体生产经营,并对相关文化技艺申遗,实现特色产业与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以文化产业为基础,建设邵伯湖渔博物馆以及融合了渔业文化、渔业产业和三产旅游为一体的“印象邵伯湖”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二是搭建“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平台。村集体组织成立“旅游发展党支部”,领办“生态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以“渔隐”为主题,主打“深休闲、微度假、慢文化、细体验”的旅游新风尚,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养生、旅游+文创的特色乡村游。开展冬捕“杀围节”、邵伯湖文化美食节、邵伯湖渔家民俗风情节等多个渔村特色文化活动。在“富集体”的同时,村集体还凝聚经济带头人、文化传承人、道德模范等群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党员创业典型。年,全村旅游收入达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31万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双收双赢。


  四、“三无”渔村所面临的共性发展问题


  经过对落后渔村调研走访,诸如与淮河村位于同乡镇的浍河村、沱湖村,以及固镇县刘集镇水上村,他们面临相同发展困境。相较于先进渔村现阶段发展差异和相同之处,从六个角度出发,总结出以下“一强两弱三不高”的“三无”渔村的共性发展问题:


  (一)对政策帮扶依赖性强,转产转业意识性不高


  1.从自上而下的政策角度:在全国范围内,农业村由于占据绝大比重。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解决“三农”问题,农业村拥有历史性发展优势,农业村之间也形成了相对于均衡的资源分配关系和家族血脉关系,这与长期居住于封闭河湖且呈分散性点块状分布的渔业村形成鲜明对比。以各地实施渔民上岸政策为时间节点,可将渔业村发展分为“前渔业村时代”和“后渔业村时代”。“打渔”作为“前渔业村时代”渔民的唯一谋生手段,没有上岸安置的一系列政策扶持,是无法实现“洗脚上岸”的。然而随着“后渔业村时代”的到来,大多数渔业村因为缺少前期积累的发展要素,没有上级部门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发展更是举步维艰。例如以旅游脱贫村淮河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扬州市沿湖村相比,淮河村近些年的旅游扶贫资金累积不足万元,然而年刚完成渔民上岸不久的沿湖村,一次性旅游资金投入便达万元。无法聚拢成强有力的村集体合力以及同乡镇渔业村之间缺乏统一的发展思路,成为制约“三无”上岸渔村发展的首要因素。


  2.从自下而上的渔民角度:来到“后渔业村时代”,让渔民扎根岸上的关键是放弃原来以打鱼为主谋生的生活方式,转而主要从事其他行业。鉴于渔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导致组织开展转产转业技能培训的收效较差、时效较长。由于大部分“三无”渔村缺少与传统渔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便无法充分发挥出劳动力的优势,更无法对上岸渔民生活稳定提供充足保障,导致规模性渔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另外,多数上岸渔民保留了原先消极保守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为思想。渔业的自由作业方式塑造了渔民不愿受约束、行为多懒散的性格特征,这也增加了上岸渔民转产转业的难度。


  (二)对渔业资源创新性弱,产业发展延续性不高


  1.从历史积累的资源角度:尽管大多数“三无”渔村自上岸后,便将原有的历史渔业捕捞资源上交给国企、央企或进入长年的禁捕期,但保留下来的渔家文化和传承下来的养殖捕捞技术,便是“后渔业村时代”的渔业资源。忽视对传统渔家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未设立必要的渔家文化管理机构,导致文旅产业丧失基础优势和发展基石,遏制住了渔业村的经济原动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渔业养殖捕捞技术,与机械化养殖相比,是渔民长年累月的经验性积累,本身便具有先天性长处,但由于缺少渔业产业发展协会等社会性组织给予渔民科学性养殖指导,根据天气变化等因素制定切合时宜的养殖意见,造成了养殖户发展活力不足的现象。


  2.从时代前沿的产业角度:虽然国家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但长期积累的城乡分化依然较为严重,没有坚实产业基础的“三无”渔村,每年都会对外输出大量富余劳动力和本土人才。渔业技术骨干的流失,导致渔业生产上的迭代断层,产业规划布局后继无人的现象严重。与拥有规划设计院、高效生态养殖专业的高校交流较少,没有专业人才引进计划,内陆渔业村与沿海渔业村缺少必要的前瞻性产业交流,极大制约着时代适应性渔业的发展。在幼苗投放、饲料添加、溶氧比例等方面没有形成数字化管理模式,在渔业村高校毕业生展现价值的“舞台”,也间接加速了“三无”渔业村向“三无空心”渔业村的转化,延缓着乡村振兴的进程。


  (三)对特色品牌重视性弱,市场运作统筹性不高


  1.从公有制的集体角度: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品牌是一个村集体企业的重要部分,具备品牌意识是走向品牌成功的第一步,拥有品牌意识就是企业对产品效用与价值的心理认同。在探索建设“一村一品”的当下,“三无”渔村的本土村“两委”干部知识储备不足,品牌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不够强,在特色产业的“萌芽”规划阶段和关键的决策阶段局限性较大,“试错”成本较大,导致了慢作为、不作为的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品牌战略意识,表现在只考虑当下能否赚钱,没有打造长久品牌的意识。缺乏战略就会表现出在业务层面的急功近利;在品牌上线之前,缺少系统市场研究分析,盲目、仓促现象屡见不鲜。而一旦品牌上线,就要快速见到效益,或者是由于缺乏效益就要减少投入资金,使品牌扼杀在前面“三厘米”的生长期;在消费者迭代的时期,缺乏洞察新一代消费者的能力,没有统一的品牌管理部门,从而品牌缺乏管理的系统性,品牌资源过于分散或形象混乱,无法形成合力打造和积累品牌资产;没有跟上网络潮流,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产品的表面阶段,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忽视了对村办品牌持续有力地宣传和对消费者情感的持续培养。


  2.从私有制的资本角度: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没有深加工代理商,方案无法落地。虽然渔业村对渔家文化的挖掘、解读也都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但是在落实上,就显得力不从心,阻力非常多。资源端享有优质旅游资产带来的高毛利,但运营迭代速度慢,持续的低资本支出,导致复合业态、衍生业态、配套业态都处于薄弱状态;县乡部门缺乏基本的市场知识、没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误解市场营销的含义、不懂营销团队的建设等原因,缺少广告等宣传资源的投入,大量投入的旅游资金无法转化为高质量的旅游收入;对于统一发展的观念薄弱,本就稀少紧俏的资源无法整合运用,“大市场”营销观念较差,仅满足于周边小市场的需要;缺乏规模化战略交流合作平台,使得村村之间“单打独斗”,长期合作发展的体系还未形成,没有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辐射性特色产业集群,极大限制了渔业村产业规模的扩大;资金链不够长、不够强,大多数为“一次性政策”投入,村办企业后继无力;财务系统受限较多,乡镇一级财政部门配备人员年龄较大,缺少专业的会计人才,相关财政拨款程序繁琐且受限于多级部门领导,以至于对市场变化无法快速捕捉、快速应对,丧失了短期高效收益的回报机会。


  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


  现代化背景下,“三无”渔村正面临着存续危机和生计发展困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机遇中,深入展开“三无”渔村整体性、系统性、集群式保护的研究,统筹规划和科学推进渔业村的存续和发展问题,跟随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共同富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发展理念解决村落的生计发展问题,从而提升“三无”渔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彰显地方文化品牌、坚定文化自信形成强劲持续的发展优势。此次国情调研,将各个渔业村发展成果经验进行总结,旨在为“三无”渔村未来产业规划提供模块化建议,为各村因地制宜形成乡村振兴发展模板。


  (一)深挖拓展党建引领制度优势


  在渔业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至关重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为渔业村的建设提供秩序保障,因而,要加强政府对“三无”渔村工作的引导,实现政府职能与渔业村生产特点的深度融合。首先,完善渔业村中党支部的建设,协同渔业中各行业的发展,建设群策平台,使全体居民参与到渔业村建设当中: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法律法规是限制渔业村商务活动的准绳,是实现乡村自治的重要内容,因而要充分利用渔业村党支部的建设,领导村民自治,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同时,在渔业村的发展过程中,使得上岸渔民在渔业权、保护法、变动要件等方面有法可依,保护渔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区域渔业资源。为了进一步促进“三无”渔村经济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渔村经济参与主体间的联动,出台相应政策,引导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建设中,为其建设工作出谋划策。同时,“三无”渔村经济参与主体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整合各界的力量开发渔村现有资源,提升渔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建立完善的村集体资源经营管理机制,合理运用“支部+合作社”“支部+产业”等组织模式,组织各方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建设工作中,积极与渔业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各类涉渔企业合作,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发挥其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期提升渔民收入。


  (二)建立健全集体经济工作体系


  相关部门要重点优化“三无”渔村级集体收益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标准管理村集体的收益,明确村集体收益的管理规范,掌握村集体收益的使用范围、比例分配原则,根据村集体运营要求留存一定的收益,这部分收益将用于再生产。同时,相关部门还要提升村集体收益分配的科学性,充分调动渔民劳动的积极性,贯彻民主决策机制,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保证村集体资金的安全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延长拓宽渔家文化产业规模


  文化是渔业村未来发展的精髓,是构建新兴渔村的关键。渔旅融合产业是聚合性产业集群的产业,囊括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渔旅企业可以加强同其他产业、企业的融合发展,开发出以渔为核心的多种延伸产品,形成多方面的经济链,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优惠政策、财政减免等方式为旅游产业同其他产业搭建发展的桥梁,推动其共同发展。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渔旅产业同制造业的联系,引导景区同制造商共同推出以渔家文化为主题的产品;另一方面,引导渔旅产业同交通运输业的合作,丰富旅游景区同各地市的运输路线,便捷游客出行。其次,渔旅企业也应当积极寻求同其他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例如,在餐饮方面以“渔”为主题推出“鱼宴”,在生活方面生产出“鱼元素”的化妆品、日用品,在住宿方面打造出有着浓厚渔家文化氛围的民宿等等,让消费者全方位地感受渔家文化内涵,强化消费者对渔家文化的认同。如借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中国渔村”先进发展经验,将规划理念与环保意识有机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度假区精品,体现出自身的“渔文化民俗游”休闲旅游特色,将休闲渔业活动形式创新,形成自身独特的休闲渔业品牌。


  (四)鼓励引导上岸渔民转产转业


  “三无”渔业村居民自我发展能力是应对未来渔业村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渔民生计资本利用率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对渔业村内普通上岸渔民和管理人员的针对性培训,其中,普通渔民要加强服务技能范围内的培训,如旅游服务、渔船安全使用等等,管理人员要加强技能管理方面的培训,并贯穿在产品营销、产品设计、行业管理、后续服务等环节内。其次,各地区针对自身的实际状况、产业发展特点,对渔业村民的旅游就业知识进行培训,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将渔民科学有序引入到旅游辐射产业中,如餐饮,从而实现渔民经济收入方式的多元化,提高渔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做实做好特色渔村品牌建设


  一是树立特色品牌意识。“三无”渔村村办企业要从多个维度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内涵,才不会被别的企业模仿和超越。不仅要
  (六)搭建构筑人才振兴战略平台


  一是着力“自治”,充分挖掘本土人才潜力。“三无”渔村缺少懂得整合当地现有资源、懂三农、懂市场的适用型人才。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当地能人,依托他们长期扎根于此、懂乡风、解乡情的先天优势,挖掘他们潜力,将他们培养成为一批能力出众的带头人,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二是注重“回流”,积极致力人才返乡战略。以情感为纽带、以宣传为导向、以政策为抓手,打好乡情牌。通过多渠道宣传,让外出务工人员、求学学子、乡贤了解家乡变化以及发展前景,吸引他们带着从城市积累的经验、资金、技术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添动力。三是推动“引凤”,扎实构建人才发展舞台。组建类似于“地域振兴协力队”的高校助农队伍,为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开发、销售和宣传工作提供帮助,并向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支持。要研究制定具体的人才发展建设规划和人才服务政策,出台标准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与细则,扎实推进落实,逐步进行完善,并广泛宣传人才相关政策。各职能部门和具体用人单位落实人才相关政策的权责要清晰,树立为人才服务的理念,加强沟通与交流,逐步消除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盲点和盲区,建立专项资金、完善激励保障措施,确保人才干事有激情、有保障。


  (七)联结深化联农带农关系网络


  一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三无”渔村致富带头人带农发展的内生动力。渔村本土的产业致富带头人拥有地方社会资源,与当地渔民有天然的社会文化联系,不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