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守护孩子们的安全,我们梳理了中学生安全注意事项,现提出如下要求,希望你们明确监管责任,督促孩子认真落实。一国家安全1.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2.要努力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活动、法规。3.要善于识别各种伪装。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内外有别、不卑不亢;既要珍惜个人友谊,又要牢记国家利益;对发现的别有用心者,依法及时举报,进行斗争,决不准其恣意妄为。4.要克服妄自菲薄等不正确思想。5.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二防疫安全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勤洗手、多通风习惯,吃饭养成使用公筷等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疫情防控要求,提升文明素养。2.出行做好自我防护。乘坐交通工具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随身携带消毒纸巾,尽量与同乘人员保持距离,减少交流。3.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5.积极配合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干咳、胸闷等症状,请及时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医,医院和疾控部门,采取防护、隔离、治疗等相应措施。6.目前正是传染病、流行病高发期,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烧、感冒、腮腺炎等流行性传染医院就医,在家进行隔离治疗,并告知老师,便于学校了解情况,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三食品安全1.多喝白开水。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和人造色素等,并且由于糖分含量多而热量很高,不利于身体健康。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等,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3.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避免农药中毒。4.不买三无产品,例如:街边摊点食品、辛辣食品、过期小食品等。选择包装食品时,要注意识别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5.不食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6.少吃烟熏、油炸、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四交通安全1.步行回家注意事项: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道路右侧行走;横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快步通行,不要奔跑或中途折返;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口,要做到“左看右看再左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快步通行,不要奔跑或中途折返;走路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不要边走边看书、玩手机,更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嬉戏。2.乘车回家注意事项:因路途遥远,需乘车回家的同学应尽量通知家长接送,若有特殊情况,应选择车况良好、证件齐全的车辆回家。上车时不要拥挤,上车后要坐稳并系好安全带;下车时,要注意来往的自行车、电动车等车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下车;不乘坐农用车、三轮车、无牌、无证等不具备载人条件的车辆。3.家长驾驶汽车接送孩子注意事项:家长要让孩子坐车辆后排,在自身系好安全带的同时,督促和指导孩子系好安全带;教育孩子从右侧门上下车辆;教育孩子下车后不要急于横穿马路,注意观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接送孩子应即停即走,避免因长时间逗留造成交通拥堵;驾车要礼让行人,特别是行驶至学校路段,更要减速慢行、谨慎驾驶。4.家长骑摩托车、电动车接送孩子注意事项:要为自己和孩子佩戴好头盔;要遵守交通规则。改变行驶方向时要回头观察后方是否有来车,确保安全情况下变道;骑电动车应在非机动车道行驶。遇十字路口需要拐弯时,尽量走直角,不要在十字路口中间拐弯;接送孩子时,要规范停车,不要在校门口乱停乱放,以免造成交通拥堵;家长要给孩子做表率,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驾车时要礼让行人、不超速、不酒驾、不随意变更车道、不占用应急车道、不乱停乱放。要加强孩子的日常教育提示,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五预防溺水1.在上学放学路上、节假日期间严禁私自在河边、湖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钓鱼、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2.要切实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3.尤其是遇到同伴溺水时,未成年人一定要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六用电安全1.正确使用家电。不要用湿手摸电源开关,不要同时开大功率电器,以免发生意外造成危险。2.户外游玩远离高压线。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3.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附近去玩。七消防安全1.增强消防意识,独自居家时不随意划火柴,不摆弄打火机玩,更不能随意玩火。2.一旦发生火灾,及时拔打报警,然后利用平时所学安全相关知识,想办法逃离。3.遇烟雾呛人,要用湿毛巾捂口鼻,选择合理逃生技巧逃离现场。4.外出旅游,提前查看消防通道及疏散线路,明确安全出口,确保心中有防范。八居家安全1.在家遇生人,不要轻易开门。如不速之客来访时,要先查明身份再开门。如果不能确定身份,就打电话向父母询问,或求助邻居。2.正确应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要接受陌生人食品,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去看展览、拍电影、做广告等,更不能到陌生人家里去玩。3.在外时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如遇问路者,可以告知方向,但不能应其要求带其前往。一旦发现有陌生人尾随或是不停纠缠,应迅速走向人多的地方,或是寻找街头民警的帮助。4.机智应对突发状况,如果在路上遭坏人抢劫,不要冒失地与他硬拼,可先把随身带的钱物给他,并尽量记清坏人的身材、面貌、口音和衣着特征,争取安全脱身,然后迅速报案。九网络安全1.网络交友要警惕,正确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沉迷于网络。2.不要在不信任的网站上留下任何个人真实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以及就读学校、班级等),或者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其他网友;不要在同学的朋友圈后面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和同学发生网络矛盾。3.谨慎防范网络中出现的有不良意识的网友或违法分子,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以免不良分子对个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骚扰。4.在网络活动中应守法自律,对网络上散播有些有害的、不实的公众信息进行分辨,不要受不良言论和信息的误导,不要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5.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不要和网友直接会面或参与各种联谊活动,以免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危及自身安全。6.应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网络购物或交易,事先对商品信息或交易情况进行核实,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警惕网络诈骗。7.在家里上网要听从父母的指导,不登录、不查看不健康的网站,上网时间要有节制。十用眼安全1.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防止造成视觉疲劳,出现眼睛痛、头痛、恶心、流泪等症状,避免眼晴近视。家长要监督孩子不长时间的打游戏、看电视。建议以20-3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中间注意提醒孩子适当休息。2.做好眼睛防护。家长可适当督促孩子做眼保健操,保护好眼睛。3.注意锻炼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眼睛、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好处。十一心理安全1.家长要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特别是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