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朝的出行工具数量繁多,且存在明显的等级 [复制链接]

1#

出行工具可以说无论是人的出行还是东西的流通都离不开的一个载体,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人们是靠它维持生活和生存的,出行工具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还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宋朝的时候,出行工具有很多种,但是各阶层人士出行的交通工具都不一样,是存在非常明显的等级性的,比如说皇帝与皇室人员不同,官员和工商庶人不同。而且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这也造成了宋朝出行工具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宋南宋的出行工具的都不一样。

宋朝的出行工具给当时人们带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发展,像日常出行、东西运送、旅游外出等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么宋朝时期各阶层人士出行工具都有哪些呢?

一、宋朝出行工具的种类与数量

1、宋朝陆地出行工具的种类与数量

宋朝,陆地出行工具的类型多样,以动力为标准来划分,可分为3大类,即人力类出行工具;畜力类出行工具;人力、畜力并用的出行工具。其中,人力类的出行工具主要有辇、舆、檐、轿和人力推车;畜力类出行工具有辂、车、马、驴、骡、驼、牛、象;人力、畜力并用的串车。无论是陆地出行工具的种类还是数量,畜力出行工具都占据着绝对的比例优势。与人力出行工具相比,畜力出行工具更受人们的欢迎。

2、宋朝水上出行工具的种类与数量

宋朝水上的出行工具种类多样,数量繁多,出行工具的种类有船、舟、舫、筏、艇、舸、凌床7种。其中船的数量有18个;舟的数量有10个;舫、筏的数量各有2个;艇、舸、凌床的数量各有1个。宋朝水上出行工具共有7种,数量有35个。船的数量占宋朝水上出行工具总数量的二分之一;舟的数量占宋朝水上出行工具总数量的四分之一。

二、各阶层出行工具分类

1、皇帝、皇室人员的出行工具

宋朝时期,由于皇帝与皇室人员享有最优越的特权,故其出行工具的规格也最高。宋朝皇帝的陆地出行工具有辂、辇、舆、车和马。宋朝皇帝出行时也乘马。从出行工具的数量上来看,宋朝皇帝的陆地出行工具以舆和车为主。

宋朝太皇的陆地出行工具有七宝辇、龙肩舆、轻舆、犊车和步辇;皇太后的陆地出行工具有大安辇、小辇、步辇、黑竹舆、龙舆、白藤舆和雕舆;皇太妃的陆地出行工具是龙凤舆;皇后的陆地出行工具包括凤辇、龙肩舆、白藤舆、重翟车、厌翟车、翟车、安车、四望车、金根车、犊车、金车和輴车;妃子的陆地出行工具金车;皇太子的陆地出行工具有金辂、轺车和马;公主出嫁时使用彩舆,乘坐金铜檐子,日常出行可乘犊车;其他皇室人员的陆地出行工具有绿车、象辂、革辂、肩舆和马。

宋朝皇帝水上的出行工具有龙舟和御舟。北宋时,皇帝在游玩时多乘舟;南宋时,皇帝除游玩乘舟外,日常水上出行也乘舟。可见,宋朝皇帝的出行工具以陆地出行工具为主。而北宋时期皇室人员很少水上出行,南宋后,宗室人员水上出行的现象有所增加,其出行工具以御舟和座船为主。

2、宋朝官员的出行工具

宋朝在职官员日常陆地出行多乘坐小舆、竹舆、腰舆、轻舆、平舆、暖轿、凉轿、轺车、墨车、细车、粗车和骑马。一品、二品的高级官员在奉命出使和参加丧葬场合时,也可乘革辂。

宋朝官员水上出行可乘官舟或座船,但必须经过朝廷的同意。并且所乘座船的数量亦有严格的限制。可见,宋朝官员的水上出行工具以官舟和座船为主。

3、宋朝工商庶人的出行工具

宋朝工商庶人的出行工具比官员的出行工具又有所减少,陆地出行工具主要是檐子、藤舆、犊车、马,所以商人陆地出行多骑马,平常百姓陆地出行工具多乘檐子、藤舆(又称藤轿)、犊车,宋朝工商庶人出行以坐车和骑马最为普遍。水上出行工具主要是客舫、画舫等。其中,画舫游玩,客舫来往贸易。

4、宋朝女性的出行工具

因封建礼制的约束,宋朝女性的陆地出行工具以封闭的车、轿为主。水上出行工具以舟船为主。宋朝女性的陆地出行工具主要有小舆、兜子、檐子、轿、毡车、犊车、马、驴。水上出行工具,以游玩时乘坐的舟、船为主。

三、宋朝出行工具的地域差异及装饰变化

1、宋朝出行工具的地域差异

北方地区地形平坦,人们出行对出行工具的选用没有地形上的阻碍。车子,特别是大型的车子在北方随处可见。北方地区有细车,主要供贵族及官宦之家所乘用,宗室女性日常出行多乘犊车,北宋宣和和政和年间,开封城内有专门租赁舟船的场所,舟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水上代步工具。但是北方地区每到冬季,河水结冰,舟船无法行驶,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出行工具,凌床,凌床既可载人又可载物,解决了北方地区冬季河湖无法行舟船的缺陷。

南方地区多丘陵、盆地,地面崎岖不平,人们出行多乘坐轿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南方地区多山,以人力肩抬的轿子出行方便;其二是南方风俗嗜奢,乘轿自然比乘车和骑乘要舒适,人们更向往之。宋朝两广地区虽产良马,但马在南方地区使用的并不普遍。南方地区骑马出行不多,其原因主要有,一为马少,再加上要将上好的良马纳贡到朝廷,所剩马匹很少。二为南方地形多崎岖不平,不适宜马的行走。南方地形不大适宜大车行驶,小车比较常见。南方地区河流纵横交错,舟船散落于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之中,因此舟船多用于物资运输和商品贩卖,为便于都城杭州的物资运输。

总之,宋朝北方以陆地出行为主,南方以水上出行为主。

2、宋朝出行工具的装饰变化

宋太祖至宋仁宗朝,陆地出行工具的装饰以简朴为主。皇帝的出行工具很简朴,富贵之家出行工具的装饰更不得奢华,且富贵之家所乘的兜子只能用黑漆及彩色间隔装饰,不得用红漆及彩色进行装饰。

宋神宗朝至宋徽宗朝,陆地出行工具的装饰以奢华为主。皇帝及宗室人员对出行工具进行美饰的同时,平民百姓也纷纷效仿。宋神宗朝,百姓用朱漆和五彩对所乘坐的犊车进行美饰,宋哲宗立即下诏禁止富贵之家用椶盖装饰轿子。宋徽宗朝时,平常百姓更以翡翠装饰所乘犊车,宋徽宗下诏令行禁止,从皇帝下诏禁止平常百姓装饰出行工具的行为可以看出,平常百姓对出行工具进行装饰已属僭越的行为。可见,宋神宗朝至宋徽宗朝,整个社会阶层都弥漫着奢靡的社会风气,上自皇帝、富贵之家,下至庶民都纷纷对出行工具进行美饰。

南宋时,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统治者的执政理念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陆地出行工具的装饰又回归到简朴的风格。皇帝、太皇、皇太后出行工具的制作,都秉持着“参酌时宜,务从省约”的原则。出行工具的装饰又回归到简朴的风格。

四、宋朝出行工具的评价

宋朝出行工具的明显特征是种类的增多。宋朝时,出行工具的种类比唐朝增加了36种。其中,人力出行工具增加了23种;畜力出行工具增加了10种;动力来源不详的出行工具增加了2种;人力、畜力并用的出行工具增加了1种。宋朝出行工具逐渐平民化,尤其是犊车和轿子的乘用。南宋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可乘坐犊车和轿子出行。宋朝的出行工具与周边国家的出行工具相比,制作水平高、装饰奢华。

出行工具的使用,缓解了人们徒步远行外出的疲劳,大大缩短了旅途的时间。出行工具选择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人士出行的需求,北方和南方的物资流动更为便捷,调解了北方、南方物资供应不足的问题。为人们外出游玩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无需步行造成的劳累,人们外出游玩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结尾

宋朝出行工具在沿袭前代出行工具的基础上又有所创制,同时受到周边少数民族出行工具及周边国家出行工具的影响,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宋朝出行工具不仅对宋朝社会、北方对峙政权及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出行工具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朝出行工具在人员乘用上具有严格的等级性。社会等级高的人员可乘用社会等级低人员的出行工具,但社会等级低的人员绝不可以乘用社会等级高人员的出行工具,人的社会等级与其所乘用出行工具的数量呈正比例的关系。除皇帝与皇室人员的出行工具外,其它阶层人士的出行工具,由畜力出行工具向人力出行工具转变。

宋朝出行工具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出行工具亦产生了重要影响。元朝、明朝和清朝的出行工具多沿袭宋朝出行工具的种类及乘用的规定和装饰的规定。总之,宋朝的出行工具上承唐代下启后世,在中国古代传统出行工具发展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出行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从出行工具中不仅能客观地看出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能看出当时人们的社会生存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