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多措并举打赢住房安 [复制链接]

1#
精彩青春记告别白癜风行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0/5778566.html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将易地扶贫安置和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强力推进易地扶贫安置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住上“安心房”。

苗家小镇吊脚楼与现代化建筑相结合特色街区融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城南片区的安置点——苗家小镇,位于4A级旅游景区老子山和老君洞景区范围内。走进苗家小镇,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房子是吊脚楼与现代化建筑相结合的楼房,别有一番风味。记者来到易地扶贫搬迁户邓梅花家,她高兴地带着记者参观她三室一厅的房子。谈到自己家的新房子,邓梅花滔滔不绝。她们一家原来住在良寨乡培洞村,破旧的木楼遇上恶劣天气,住在其中都提心吊胆。搬新家、住好房,一直是邓梅花的梦想。年得益于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策,她们一家搬进了苗家小镇社区窗明几净的新房子。邓梅花家中,她正在打开电视机邓梅花说:“以前我们家就是那种不好的木楼,后来有了易地扶贫搬迁*策,我们搬出来住在这个三房一厅的房子,现在我又在小区的扶贫车间里做工,一个月有多元的收入,孩子就在小区里的幼儿园和小学读书,都很方便。”现在住在苗家小镇,邓梅花就近就了业,孩子就近上了学,家里的老人也跟着出来生活,老公放心的外出务工,一家人生活无忧。邓梅花在工位上忙碌苗家小镇社区不仅配套建设了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彩云苗艺苗绣基地、广西传统工艺孵化中心等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也设置在这里。苗家小镇民族旅游商贸特色街区也成为了游客游览的一个新景点。通过与游客接待中心资源有效衔接,苗家小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区房”“景区房”。年,苗家小镇安置社区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评为“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苗家小镇楼房

“融水易地搬迁的任务是人,其中县城安置的是人,占比是93.9%。为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个目标,我们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定位精准、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切实实的抓出了我们的成效。目前,我们的苗家小镇依托老子山、老君洞旅游景区的资源,打造了特色街区,建设出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景区房’和‘学区房’。同时依托工业园区的资源和粤桂协作园,大力发展林下生态竹木,确保我们的搬迁户搬出来以后能够就业。像苗家小镇和苗美家园社区等易地扶贫安置点都创出了我们融水的特色。”融水县发改局副局长郑山凤说。

广西传统工艺孵化中心

除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也是让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前每逢刮风下雨,云际村的贫困户莫锡有总要为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子发愁。自从年在危房改造*策的帮助下,住上了安全稳固的房子,他的心才稳下来。莫锡有家的旧房子,如今旧房已拆除(图片由被采访人提供)莫锡有说:“年我申请了危房改造指标,得了2.8万元建起了第一层房子,后来我有了钱又再起了第二层,现在这个房子很安全。国家的危房改造*策对我起房子有很大的帮助。”莫锡有靠着自己的努力发展种植产业,还应聘村里的生态护林员,他们一家年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现在,他的两层小楼房成为了云际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莫锡有的新房云际村第一书记莫宇亮告诉记者,云际村是融水的深度贫困村之一,自年至今,全村有户享受了危改*策。今年的4户危改名额也已经完成入住条件,现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都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云际村第一书记莫宇亮(左)正在与莫锡有(右)沟通相关事宜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认真总结农村危房改造加固改造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做法,创新工作思路,建立激励机制,强力推进危改工作。年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县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84万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9.79亿元,受益人口19.96万人。其中: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各级财*资金3.98亿元,改造农村危房户,其中实施新建改造实现住房安全保障户,通过维修加固实现住房安全保障户,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莫宇亮(左)和莫锡有(右)正在查看茶油籽的质量

年,融水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了旧房拆除“攻坚战”,全县共拆除旧房户,实现应拆尽拆,真正做到“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实现了贫困人口住房有保障工作目标。

图文记者丨姚幸赵潇骁*杏俏通讯员:王艳玲

值班编辑丨陈慧娴

责任编辑丨韦仕宏

责任监制丨石峰

出品单位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秀美融水风情苗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